国际眼科纵览

• 学术简讯 • 上一篇    下一篇

微生物群和眼部炎症

张伟 彭晓燕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100005
  • 出版日期:2019-08-22 发布日期:2019-08-26

  • Online:2019-08-22 Published:2019-08-26

摘要:

美国波特兰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凯西眼科研究所菲比林医学博士团队2019年4月在Clin Exp Ophthalmol杂志上发表一篇名为《肠道微生物群在眼部炎症疾病中的重要性:综述》的文章。文中指出肠道微生物群与眼部炎症性疾病密切相关,特别是与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肠道微生物群在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已被多个研究小组证实,某些口服抗生素(甲硝唑、环丙沙星和万古霉素)引起的微生物群改变可导致葡萄膜炎严重程度的降低。另有研究发现一种共生肠道细菌抗原(r161h th17)可激活视网膜特异性自身反应性T细胞,可能预示着葡萄膜炎的一种共生触发因子,也证明肠道微生物群在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此外,共生肠道细菌代谢物短链脂肪酸可用于抑制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有研究表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与肠道微生态失调有关,部分受遗传风险等位基因和年龄相关性眼病研究(Age-Related Eye Disease Study,AREDS)营养配方(ω-3脂肪酸、叶黄素、玉米黄质补充剂)补充的影响。针对肠道微生物群的治疗策略可能涉及几种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饮食改变、补充有益细菌代谢产物或针对致病细菌菌株的药物、饮食策略或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总之,肠道微生物群处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交叉点,这些因素可影响眼部疾病如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生发展,部分原因是肠道微生物群对黏膜和系统免疫的动态影响。因此,肠道微生物群可能是调节治疗这些潜在致盲疾病的一个重要潜在靶点。